八○年代

一九八一年我剛出生,而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我卻在這個時候才開始度過我的八○年代。在這個已經沒有所謂的黨外雜誌,校園中沒有被認為有正當性目的的學運,甚且不再籠罩著一股革命理想的時代。現在的年輕人不再懷抱著理想要求國民黨政權趕快垮台,不再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飽受牢獄之災的黨外人士身上,這個時代找不到理想。

Kurt Cobain自殺的時候我十三歲,野百合的時候我才九歲。

八○年代之於我有如幽靈一般,是一種渴望與需索。然而我永遠無法明瞭存在於我心中的到底是不是那個年代的精神,不斷再現的過程中是不是已經產生質變。對更多人而言,八○年代是一種理想的表徵,是一個在體制下仍隱含著眾聲喧嘩的年代。

台灣社會似乎已經遠離了八○年代而行,就像歐美也不再談woodstock。這似乎是一種必然的發展。然而他的精神卻有如龐貝城般的保存了下來,也許是留給我們這群來不及躬逢其盛的人去追索,如果你要的話。

我在這個時候才開始過我的八○年代。在這個已經不該再看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的年歲,我才捕捉到那種精神。沒有經歷過對billboard的迷戀,沒有黑膠,沒有余光,沒有翻版卡帶。我在大學時期才第一次接觸馬克斯,甚至在研究所時才被共產宣言所感動。而第一次認真聽 Pink Floyd、Rolling Stones、Bob Dylan更是已經脫離了學生時代。

音樂與時代與理想。我不停地在其中跳躍,卻老是慢了一步。當我試圖浸淫其中的時候,這些東西卻早已經被解構。

也許可以這麼認為,在理想消逝的年代聽這些東西才能真正欣賞音樂本身。但我寧可認為這不僅是聽覺上的感動,更是對那段充滿熱血理想與衝動時代的緬懷,雖然我們都沒有經歷過。

我現在才開始聽Tom Waits、New Order、My Bloody Valentine、Sonic Youth、Suzanne Vega…

我現在才在過八○年代。並且希望它在某種意義上永遠不要落幕。

紀錄或論述?—淺淺看Bowling for Columbine

身為一個社會科學的學生,很汗顏的我對於紀錄片及民族誌影片卻沒有相應的關注與熱忱,當然對無米樂一類很棒的片子則另當別論。也因此,對於影像的研究,我所知可說是少之又少,所以在這篇文章裡面將不會具有任何深度理論及觀點,純粹是個人感想而已:p

「影像」,對我而言,一直具有削弱學科界線的能力。它所展示的是全面性的,在影像所展現的世界裡,有美學、詩意、社會、展演、論述,有「人」—活生生的主體存在。紀錄片陳述的中心問題是「與人的關係」,所要探討的是真實,它以系統的方式將觀者與人們活動的歷史連結起來。然而紀錄片中必然存在著主觀聲音,這些主觀聲音令我們得以接觸各層面的交集。而導演則無可避免的以自己的觀點將所有的主觀聲音加以聯集。在這樣的前提下,來看Bowling for Columbine。

bowling1.jpg無庸置疑,這是一部好看的片子。看完以後我跟J說,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但是他的每個場景、每句話,甚至配樂都充滿了個人觀點。Michael Moore將大大小小的影像、記錄片段、訪談運用極度拼貼的方式串連在一起,試圖呈現出美國的槍械問題。老實說,在看的時候我完全沒有用腦的跟著導演的觀點走著,以致於看完以後腦袋有點混亂,塞滿了許多議題。跟J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慢慢的歸結出幾個可以切入的面向。首先無庸置疑的是Michael Moore一貫對美國帝國主義及資本主義社會販賣恐懼的批判;在資本主義利益至上的基調下,社會福利政策隱含的問題;以及最後,也是最難解的,在以法律為保障的自由前提之下,人們是否就可以捍衛自己的權利為由,而不需要去關注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甚至是他人的生命安全。

Michael Moore首先以戲謔的方式呈現出美國槍枝取得的容易性,讓我一度以為他會探討槍械管制(就像改編的電影Runaway Jury一樣)問題,但他繼而角度一轉,前往鄰近加拿大的都市,藉由訪談呈現出加拿大與美國同樣極易取得槍枝,同樣具有種族問題,而每年卻僅僅極少數的人死於槍械之下。在Moore的引導下讓觀眾認為,加拿大在跟美國具有同樣「不利」的條件之下,卻可發展出不被恐懼所侵蝕,家家戶戶可以不必鎖門的近似祥和的大同世界。這是他所呈獻給觀眾的,而他認為這一切源於美國對於恐懼的販賣。我不瞭解加拿大的發展,所以我不清楚事實是否真有這麼單純,而加拿大的社會是否真的如此祥和(笑)。

在另一起相似的事件中,一個六歲的小男孩持槍射死了另一名六歲的小女孩。在這個部分Moore似乎告訴我們,美國的社會福利政策背後仍是利益至上,小男孩的母親在社會福利政策下被迫一週工作70小時只為養活母子二人,由於母親無法對孩子投注長時間的關注而使小男孩任意取得他人的槍枝。然而當我回過頭來想的時候,這兩者是否有絕對而強烈的關係。至少在對社會福利的論述上,是絕對不夠力的。

另一個一再被提起的團體,美國槍枝協會,與他的主席Charlton Heston。很遺憾的我必須說我完全看不出Moore的論點在何處,除非訴諸於人類主義的關懷。片中我們並不知道美國槍枝協會對於槍械的完整論述,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又一小段Heston看似冷血而激進鼓勵人們擁有槍械的演講(老實說對於這些穿插的片段令我聯想起台灣的政論節目,總是把陳總統演講的每個小片段剪輯而以戲謔的手法播放出來:p)。在片尾Moore前往訪問Heston,希望他為小女孩之死道歉,為整部紀錄片做了一個最濫情的結尾,卻讓人質疑他所持的論調在何處,以及這種行為的必要性。

我不認為紀錄片必須要是客觀中立的,但這部片對我而言卻不是一部好的紀錄片,因為他充斥著太多引導式的論述、煽情的手法。當然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而且我讚賞他啟發觀眾思考的立意。我也相信這部片對絕大多數的觀眾而言,會是一部很棒的紀錄片,因為人們在面對一部中性的紀錄片時,常常無法獲得明確的觀點。而這部片子卻很明確呈現了導演的觀點,導演的論述。然而不可否認的,在跟著導演的步調之後,不管是贊同或是反對,總是一種思考的啟發,這點是值得讚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