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步調與瑣碎回憶

最近似乎有漸漸步上正軌的趨勢。

倒也不是說之前的生活有什麼偏差,只是始終有點恍惚。自從重回研究生的生活之後,終於找回一個明確的定位。奇妙的是自從開始著手準備論文,所有的事也宛如水到渠成般的一一進行。家裡也準備進行翻修的計畫,等草圖確定簽約之後,大約兩星期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想到再過不久便可搬回宛如新房子的家,忍不住一陣歡喜。

負責家裡室內整修計畫的是一個很年輕的工作團隊,全體員工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個人。除了負責人之外,就是一位工程師與另一位設計師。兩個人都是七年級生,真是好年輕呀。設計師不愧是學設計的,頂著一顆光頭渾身透著簡約的質感。媽媽倒是一直覺得他很酷,上星期約了時間看草圖,就是由他到家裡負責跟媽媽溝通。傍晚,媽很開心地打電話來說:是那個酷哥來跟我談耶!愉快的談了兩個小時,還泡了咖啡請人家喝。

Continue reading “生活步調與瑣碎回憶”

honest, courageous, and recognition

Most people go through life dreading that they’ll have a traumatic experience.
Freaks were born with their trauma.
They’ve already passed their test in life.
They’re aristocrats.

Nothing is ever the same as they said it was.
It’s what I’ve never seen before that I recognize.

– Diane Arbus (1923 – 1971) –

當我們勇於面對自己,願意真正去理解他人時,才能誠實且平等地看待一切。

前天法文課下課以後,在滂陀大雨中趕了晚場的《Fur: An Imaginary Portrait of Diane Arbus》。

原本對Diane Arbus並不熟悉,只依稀在Susan Sontag的書中見過這個名字。及至看完電影引起興趣之後,開始搜尋Diane Arbus的資料,才深深地著迷其中。看完電影你絕對不能說你對Diane Arbus的生平有了什麼瞭解,因為這部電影並非敘述Arbus的真實生活,而是從Arbus的傳記中取材,想像並虛構出一段沒有發生過的故事與感情。

Sontag說,Diane Arbus的藝術是反動的藝術,是對上流社會的反動,是對約定俗成的概念的反動。一直以來,攝影被認為是記錄下美好的瞬間,而透過Arbus的作品,我們看到的不是表相的美,也非時空交錯中的瞬間。因為她所拍攝的就是人像,靜止中的人像,甚且是一般人觀念中所謂的怪胎(freak)。她曾經說過:相機就像一種執照一樣,許多人希望受到那麼多的關注,而那是一種合理的關注。也許就是她認為所有人都有被關注的渴望,以及權力,也許是她認同這群在夢想和對異化、殘缺、死亡的恐懼中生存的人們,也許,她更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族群中的一員。所以,她拍攝了那麼多如此特異的照片。

Nicole Kidman很適合詮釋壓抑而略帶神經質的角色,觀影過程中我一度感受到在看The Hours時的那種壓迫感。電影的最後一段令我印象很深刻,當Diane前往天體營拍照時,看書的女子問她:那麼,你要拍我嗎?Diane笑笑:不,我還沒有要拍,…你可以告訴我你的秘密嗎?

只有當我們願意真正去瞭解,並且認同的時候,我們才能忠實的紀錄下這一切。

Diane Arbus Unofficial Website
Fur: An Imaginary Portrait of Diane Arbus Official Website

樂生:A Sense of Place

樂生的地方感受

撰文◎張君玫

(本文是張君玫老師2007年3月9日在中國時報上的投書,不過報紙刪除了一些重要的段落和語句。全文轉載自張君玫老師的blog:一座演化中的島嶼

儘管有文史團體的多方面爭取以及聯合國文教組織的關心,樂生療養院仍被通知強迫拆遷,台北縣政府和各大電子媒體都紛紛採用「成本」效益的評估論述:兩百萬台北市民的權益和不願意搬遷的少數院民之間,孰重孰輕。

姑且不去談成本效益、歷史文化與人權等衝突價值之間的衝撞,在樂生事件的政府施為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正在被摧毀的「地方感受」(a sense of place):原是一個無名的空間(space),先是被日治帝國主義淨化國土的規訓力量劃出界線,成為一個化外之區的「非地方」(non-place),卻也在這樣的隔絕與壓迫中開始敘說屬於當地的故事,逐漸長成了一個有能力去呈現差異並建構認同的「地方」。這樣一個地方,卻在七十年後,為了現代化的捷運工程,頓時被要求清空意義,抹去舊名,倒出早已生根的血肉,從一個承載故事與認同的「地方」再度成為數字化的抽象「空間」,一張現代工程圖上的空位座標,只為了下一次的銘寫,成為另一個抹去姓名的「非地方」,一個車站。

Continue reading “樂生:A Sense of Place”

阿爾及亞影展-向「烽火歲月誌」導演致敬電影回顧展

Chroniques des années de braise

撰文◎陳虹君  http://pots.tw/node/1031

三月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舉行向阿爾及亞導演穆罕莫德‧拉可達 – 哈米那(Mohamed Lakhdar – Hamina)致敬的系列電影放映活動。筆者欲藉此投稿與大家分享、介紹這片土地上較不被主流談及的電影與電影人。

一九七五年穆罕莫德‧拉可達 – 哈米那以長片「烽火歲月誌」贏得坎城金棕櫚獎,他始終是能唯一以此名、同時以非洲 – 阿拉伯人身分在電影編年史上的電影工作者。「烽火歲月誌」一片是極少數阿爾及亞製片電影裡避開戰爭英雄主義(*註1),延伸視野從殖民現象到阿爾及亞國家獨立運動之起,以史詩般的語調、浩瀚如捲軸巨繪的影像呈現獻給他的土地—阿爾及亞。不論它的政治意義還是人道主義精神,「烽火歲月誌」以獨一無二作品之資位立於阿爾及亞電影裡。

Continue reading “阿爾及亞影展-向「烽火歲月誌」導演致敬電影回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