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知道我以前多麼孤單

看完陳玉慧《海神家族》的雜感。

這是本半自傳體小說,跨越三個世代,
以女性為主體,書寫身份/認同,與「家」的故事。

小說的重點其實是「愛」。
愛與被愛/不被愛,和對愛的渴望,揉雜在歷史的洪流裡。
這些人物多麼努力地在生活,那些渴求,信念,偏執,與衝突才是歷史的真實向度。

Continue reading “要是你知道我以前多麼孤單”

物裡看花,溫潤知心

夜裡讀李明璁老師的新書〈物裡學〉,說是新書倒也不新了,是老師在中國時報〈三少四壯集〉的集結,所以裡頭當然有好些文章是我已經讀過的。集結成冊,雙手捧書又有種不同的韻味,散發著鉛字印刷的質感、三色外皮的手工質地、外衣下像極無印良品筆記本的書封,讓我恍然大悟這書本身也是一件「物」啊,也就不驚異於有三種花色可以任君挑選。(笑)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說:「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斷地繁衍,各種需要也一直增加。製造界不斷地加速他們的生死週期,人的語彙便顯得不足以應付。」世界運轉的太快,新的事物不斷被製造,人們對充斥在生活周遭的事物早已習以為常,這些「物」們供應著我們生活所需,有形的無形的生活食糧。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為骨幹,轉化艱深的學術語彙,娓娓道出物的生命史,整本書洋溢著淡雅趣緻的生活情懷,直可比前些日子閱讀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剛倉天心〈茶之書〉,那讓人在生活中無處不感到「小確幸」的溫潤與美好。

Continue reading “物裡看花,溫潤知心”

我的陽光 Hayat var

hayat

當陽光灑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濕熱的空氣、濃重的海風,都和少女的笑容並行,被一針針織進了那幅土耳其織毯裡。

觀影同時,腦中浮現的是那細細密密的土耳其織毯,一針針一線線織起了少女Hayat生命中的陰暗與陽光,也把人織進了伊斯坦堡憂傷頹圮的美景中,恍惚間彷彿周遭有著充滿鹹味的海風,與掙扎著必須破繭而出的花香。

岸上小屋裡,Hayat日復一日地看著電視打發苦悶的青春。看似重病卻有著頑強生命力的爺爺、僅靠渡船與非法交易維生的父親、再婚嫁給了警察的母親、幾近戀童的鄰居嬸嬸、覬覦著Hayat美貌的雜貨店老闆,就是這些人構築了Hayat生存著的小世界。

少女輕薄而淡漠的憂傷、細細的低語,與那總是飄甩在腦後的長髮,勾勒出伊斯坦堡底層遺世獨立、孤立貧困的小城鎮。那轟隆作響的飛機聲總伴隨著Hayat人生中的起伏而出現,哼唱著You are my sunshine的娃娃、柔軟的小貓、愛戀著Hayat的少年,是她生命中的彩色。土耳其電影詩人Erdem Reha透過微小瑣碎的情境,與詩化的電影語言,讓我們得以窺見華麗與豐饒的生命內蘊,即便並不總是美好,卻更顯得楚楚動人。

Continue reading “我的陽光 Hayat var”

穿越芬芳

November

破曉的陽光輕拂在
迷迭香與貓薄荷的葉片上
淡薄的清晨裡
天空漸漸改了顏色

記憶與過往層層疊疊被鋪陳
抽不掉也揮不去
唯獨日與夜與時間來回印證
那一株株以香氣記憶的芬芳

凝視一點幽微的光
俯首輕探細碎費解的傷痕
把握那些狠狠被拋離的
使你得以茁壯的種子

一分分,一吋吋
讓安息香的甜美氣息浸潤
你背向我的身影
再化岩玫瑰如針黹
於碎裂處預言纏綿

這一切
始終沒有被遺忘

Schole Records

scholerecord

天氣陰晴不定。日本獨立廠牌Schole Records的音樂倏地竄出佔據了整個下午。電子琴音與自然原音間的輕盈婉轉,引動感官的飄渺旋律與電子音符,猶如迷人的香氣一般,引領人進入不同的空間。默默地,竟有幾分初秋的氣息。聆聽的同時,讓人忍不住覺得,如果生命中曾經有能令人碰觸到真實自我的時刻,應該就是現在了。

有些東西是怎麼進入到生命中的,似乎不太重要。就像夢想是在什麼時候成形的,我已經忘記了。只是忽然在某一瞬間發現,冬天已然過去,現在是春夏之交了。而今,連季節間的遞嬗也如此模糊,僅剩聲響飄移/飄移著,那些晶盈剔透的碰撞,忽明忽滅的聲響,猶如夢境一般殘酷眈美,來回遊移於不同的年歲中,載浮載沈。

Continue reading “Schole Records”

[舊文] 另一種軌跡

也是舊文。紀錄生命在經歷某個轉捩點的片刻。

幫自己調了兩罐巴哈花精。自我療癒是最誠實的表現。而現在我也不再害怕暴露出自身的不足。

歷經了六個年頭的人類學學習,有人問我,人類學到底是什麼(雖然我似乎不太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我會說,人類學是一種觀看社會、體察文化的方法,這麼說當然是很粗略的。而與其問我人類學是什麼,不如問人類學給了我什麼。

它所強調的的全貌觀(holistic)使我養成能夠think outside the box,它讓我知道所有人類社會都是平等的,文化並無好壞之分;它讓我知道,我該抱著何種心情去進入任何一個陌生的領域。

我的眼睛,從社會現象慢慢轉回來,漸漸著迷於自身的探索,與原始心靈的力量。這種轉向,迫使我回到—仍然是人類學—對神話與象徵意義的探索,所以我又開始重新看Levi-Strauss、Frazer,似乎開始循著另一套全然不同但卻完全有跡可尋的軌跡,著迷於神話與象徵、巫術、神秘學、塔羅牌、占星、鍊金術…然後我迷上了芳療。

Continue reading “[舊文] 另一種軌跡”

白日悠光

每一次,都是在暈染著金黃色的陽光下看見他的。

那爽朗溫暖的夏天顏色裡,他總牽著米黃色的拉不拉多,一身清爽的T恤牛仔褲,不惹塵埃地緩步走向公車站牌。每回看見他,我總有一種衝動要上前跟他攀談。不是因為心疼他的年紀輕輕便失去了視覺,而是他周遭散發出的奇異光暈,令人摒息。宛如吉本芭娜娜王國三部曲裡的「楓」,透露著暖意,纖細晶瑩。

回想起來,已經好一陣子沒看見他了。最近忽然有一種衝動,好想幫他按摩,好想在混合著夏天陽光爽朗的氣味,與松科精油甜美堅定的氣息中幫他做一次療程。然後,我們都能看得很遠很遠,遠得能看到那散步在極地的風景,無以名狀

下次再看見他,我一定會鼓起勇氣。

存在用油

CT28(倍半萜烯類) : 西洋蓍草、德國洋甘菊、南木蒿、摩洛哥藍艾菊、沒藥

上課講到CT28,一瓶我一直都非常有感覺的油。味道並非特別宜人,論功效也不是我的常備用油,可是不知為何,這瓶油對我就好像是個特殊的存在。今天上完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人生終究會走到某個點,領悟到原來外在的標準、別人的期待都不重要,我們並非從外界的客觀分析來找到自己的定位,而是由我作為出發點,明白自己的獨特和限制,熱情投入內在的呼喚,追尋自己的想望,這才是我們能對這個世界做出的最大貢獻。

對我而言,身為芳療師最大的課題就是「與自我連結」。CT28讓我想到齊克果,他認為存在不只是「在某處」而已,還要熱情地生活,選擇自身的存在,並且投入某種生活方式中,他堅持熱情、自由選擇與自我定義的重要性。這些,真的是我的課題啊。

揮別上個階段像一攤爛泥般的撞牆期,在手法團考、個考過了之後好像又重新回過神來,開始思考身為芳療師的意義—對生活的熱情與對自己的好奇。才發現,原來在進肯園之前我對自己一點都不關心、不好奇,一點都不想去探索自己。講義上有這麼一段話:CT28跟常忽略自我的人最能呼應與共鳴,他讓人體察自己的存在,貼近自己的需求,走向生命中的最重要課題。

以前讀齊克果尼采從來沒有感動過,原來是對自我存在的無意識。今天卻為了發現其中的連結而感動莫名,或許我也慢慢變成一個「有感覺」的人了吧。CT28,是我的存在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