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場殘酷的試煉

貝拉塔爾是否承襲了尼采「上帝以死」的觀點,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在新片「都靈之馬」(A Torinói ló)裡確實以六天毀滅了這個世界,父女倆與老馬在六天裡如槁木死灰般日復一日的生活,其實早就不存在任何希望,接踵而來的天災使得生活更是宛如一場殘酷的試煉。

觀看的同時,我覺得貝拉塔爾好悲觀好悲觀,在他簡潔化約、詩意凌厲的鏡頭裡,看不到一點點的希望。當油燈枯盡時,父女兩努力維持每天的生活其實令人戰慄,毫無期待的神情與空洞似乎反應了另一種不同的末世景象。

貝拉塔爾(Béla Tarr)說:「只有經歷了痛苦,才會拍這部電影,觀眾會深切體會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化約的影像、凌厲的長鏡頭、強烈的配樂,貝拉塔爾說盡了他想說的,卻也讓觀者在兩個多鐘頭裡被迫不停思考生命與存在的意義。觀影同時,其實想到了很多很多,電影內/外、空與滿之間、生活、命運、意志的命題,和許許多多更微小,甚至是微不足到的課題。導演的高明之處在於,他說了他想說的,卻也幫你構築了一個,逼迫你不得不去思考的、充滿了留白空間的影像。

據說,這部片講述的是尼采在經歷「都靈之馬」事件後,接下來發生的事。

1889年1月3日,尼采途經都靈市中心的阿爾伯托廣場時,看見一個老馬伕在鞭打疲憊的馬,尼采突然失控上前抱著馬脖子痛哭,後來尼采精神失常,陷入十年的黑暗之中。

尼采的哭泣是否在於那個當下他意識到了對生命的無能為力?影片開頭那六分鐘的鏡頭,是不是就是那匹哀傷的老馬跟著馬伕回家的畫面?老馬哀傷的神情似乎呼應了尼采的瘋癲,與生命的殘酷。貝拉塔爾以他的方式詮釋了死亡,在現世中再也沒有值得他關注的課題了,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他說「都靈之馬」將是他最後一部影片的原因吧。

我想,我還是願意繼續去挑戰貝拉塔爾,因為他給了我們一個必須去面對卻超乎想像的末日命題。

Leave a comment